第17章 再婚
9月13日下午,老年大学开学。
陈抗美握着卫秀梅的手,下了公交车,临近老年大学的校门处,卫秀梅挣脱着松开。
潞城老年大学的校址,挨着三国时期某大将的墓,潞城人的浪漫表现在每年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都会有热心市民给大将献花。
陈抗美路过大将墓园,对卫秀梅吟起曹操的诗句,“北上太行山,艰哉何巍巍!
羊肠坂诘屈,车轮为之摧。
三国!
那可真是群雄并起,引无数风流人物竞折腰的时代!”
卫秀梅吃这一套,虽然听不懂,但情不自禁,将手又送进陈抗美的胳膊肘中,她看陈抗美的目光带着些崇拜,在她眼里,陈抗美头发花白,眼神迷离,最近营养不错,面色越发红润,可用“风度翩翩”
形容。
陈抗美和卫秀梅的真实关系,早逾越了同学、朋友。
陈晴起初请卫秀梅照顾陈抗美,答应付费,卫秀梅收了三个月工资后,不记得哪个夜晚,“忘了”
回家,之后,隔三差五地忘,这一周,除了周末回家给外孙、闺女蒸包子,包饺子忙活了两天,剩下五天,全在陈抗美那儿。
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,真有些热恋的感觉呢!”
陈抗美不会发文字消息,只会语音,他的这句话,卫秀梅按了外放,被小外孙听见,卫秀梅圆圆扁扁的脸瞬间如熟透的柿子,她连忙往外孙嘴里塞了颗糖,又给了他五块钱零花钱,制止他向闺女通风报信。
在这座古城,单身老人之间的情感,时髦、现代、精明的儿女们普遍态度是“顾不上”
“随便你”
“别来烦我”
“怎么都好说,如果结婚,另当别论”
“可以同居,不可领证”
。
在陈抗美和卫秀梅质的飞跃陈抗美将工资卡交给卫秀梅。
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